国家疾控局发布最新公告(国家疾控局发布最新公告阳性)
本文目录一览:
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什么时候起实施
1、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于2024年12月11日发布,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此次调整将职业病类别从原有的10大类132种增加到12大类135种。其中,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类别。
2、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并于2024年12月16日发布《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职健发〔2024〕39号)。
3、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
4、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2大类。自2025年8月1日起,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该目录在原有10大类的基础上,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大类别。同时,病种总数也由132种调整为135种。
5、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并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同时废止。
6、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含4项开放性条款)。调整内容如下:新增类别和病种: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2个类别,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
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下设10个副司局级,主要负责两条线
国家疾控局的三定方案已正式公布,该方案明确了国家疾控局的组织架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其中,国家疾控局下设10个副司局级机构,并主要负责两条工作线。国家疾控局的组织架构 国家疾控局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单位。
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于2022年2月正式出台,核心内容如下:机构定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副部级国家局,2021年4月成立,原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撤销,职能整合至新机构。
国家疾控局“三定方案”显示,国家疾控局是国家卫健委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国家疾控局下设10个内设机构,均为副司局级。
第二条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 第三条 本规定确定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机构职责权限、人员配备和工作运行的基本依据。
国家疾控局发布登革热方案
1、年6月,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了《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要点如下:总体要求:坚持综合防控机制,遵循“预防为主”等原则,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中西医结合规范治疗。风险分区: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四类。
2、上海报告九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这些病例主要从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输入。 目前,上海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展开登革热病毒的防控和宣传工作。 截至8月7日,上海已报告九例登革热病例,全市正推进灭蚊行动。 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公众对登革热的传播和感染保持警惕。
3、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李德新研究员表示,蚊子的活动和温度密切相关,登革热的媒介是伊蚊,温度低了以后蚊子活动减少,也不容易传染疾病了,但是中国南方2014年气温偏高,雨水较多,蚊虫滋生也多,导致爆发了这次较大的疫情。国家卫计委和国家疾控中心各个部门都在以广东为重点进行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4、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地可有效降低布雷图指数,较低的布雷图指数意味着较少的蚊虫叮咬,无蚊子便无登革热!虽然大家不用去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工作,但是降低布雷图指数的方法已经教给了大家,还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无蚊的环境。
5、从柬埔寨、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输入。目前,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参与登革热病毒的防控和宣传工作。截至8月7日,上海本地已经输入九例登革热病例,上海全市正在推进灭蚊行动。疾控中心专家呼吁民众警惕登革热的传播和感染。登革热是登革病毒通过蚊虫为传染媒介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新增职业病类别: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类别,并分别新增腕管综合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两种职业病。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于2024年12月11日发布,并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此次调整将职业病类别从原有的10大类132种增加到12大类135种。其中,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类别。
分别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在原有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新增了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年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的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各新增1种职业病。
标签: 国家疾控局发布最新公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